跑步的好處人人都知道,但站在一個骨科醫師的角度,要來跟大家談談跑步可能帶來對身體的傷害,希望能讓喜歡以跑步作為鍛鍊身體運動方式的國人能有所防備。
跑步的時候人體部分部位的關節需要承受大於正常行走時的力量,如果這種力量反復對關節造成摩擦,長久以往可導致部分薄弱的關節部位造成勞損,甚至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例如膝關節、踝關節等,在跑步過程中特別容易受到損傷。以下兩種症狀常出現在跑族群的身上:
1、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
髂脛束症候群是指膝蓋外側的髂徑束的疼痛疾病, 主要疼痛位置在骰骨(位於腳掌中心點接近足跟處)外上髁的位置, 也會有壓痛感。長期跑步的人,其實可能有高達四分之一的人可能都有過這個問題,典型的症狀就是髂徑束在股骨外上髁的位置疼痛。一開始只會在運動時疼痛,特別是腳踏下去的時候。
痛感一般是覺得刺痛或發熱。隨著症狀加劇,慢慢會覺得痛的位置愈來愈走向膝蓋裡面, 而且即使休息時也會開始痛。 由於它本質上是一種「超過自身能力的使用」所造成的疾病,所以患者的經驗通常是在剛開始跑步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或是原本10公里的人挑戰半全馬,或是原本全馬選手剛開始挑戰超馬的時候。
2、脛前疼痛:
人的膝蓋下都有塊長骨為脛骨,脛前疼痛(Shin Splints)也被稱為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MTSS),指「沿著脛骨內側邊緣的疼痛」。脛前疼痛通常是因圍繞在脛骨周圍的結締組織肌肉遭受反復的創傷所造成,這經常發生於有涉及跑步形式的運動中,包括跑步及跳躍。
雖然確切的原因並不清楚,但可以歸因於脛骨壓力的增加(運動強度或頻率增加太快,肌肉太快的疲勞導致無法適當地吸收衝擊,迫使脛骨去吸收大部份的衝擊)。肌肉失衡會增加脛前疼痛發生的可能性,肌肉失衡指的就是肌肉的柔軟度不足及緊繃。
休息及冰敷可以讓脛骨獲得恢復並且減少發炎及疼痛程度。在回到原本進行的活動之前,大幅減少任何疼痛及腫脹是非常重要的。急性期過後要逐步回到原本活動,以短時間、低強度為原則。在幾週之後,可以慢慢地回到正常的活動強度。
總之,人體在跑步時會在脂肪和關節等部分引起共振,共振的效應最後會引起身體與關節的損傷。目前的研究發現,脂肪的體積越大,重量越重,共振的效果越強。對身體的傷害也就越強烈。這也是超重者不適合以跑步減肥的重要原因,超重肥胖的人減肥減脂初期可以先選擇中等重量,超短間歇的循環力量訓練方法進行肌肉的訓練和減脂。沒有條件去健身房做器械力量訓練,也可以選擇游泳等有氧項目來減肥。
鄭本岡作者│鄭本岡醫師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東海大學醫管研究所畢業,骨科、外科、家庭醫學科及美容醫學科專科醫師,曾赴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醫學中心小兒骨科及脊椎科進修。曾任職於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主治、大甲光田醫院急診室主任及骨科主治醫師,2014-2016任台灣小兒骨科醫學會理事長。現任弘光科技大學骨科學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骨科醫學雜誌編輯及福雅骨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
過去是骨科手術名醫,現在致力於研究自體血清療法,希望能以PRP、Cytokine等先進療法,提供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手術以外的治療選擇。
文章轉自
慢跑運動簡便又省錢?一個骨科醫師分析,跑步可能帶給身體的傷害…
大里仁愛醫院國際病患中心至今成立十五週年,服務有近28,500多位來自超過110個國家的外籍人士,總看診人次已逾115,000人次,逢15週年慶邀請曾經來院之外籍人士,施做健診守護健康,除了可以透過健診報告了解健康狀態之外,並加強外籍人士對疾病的認識及預防。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郭振華院長表示,在台灣部份之醫療院提供雙語服務時,會額外收取費用,而大里仁愛醫院設置國際病患服務中心時,創立信念為確保病患之醫療就醫安全而提供免費之英語、日語、印尼語、越南語等翻譯服務。
自2003年創立「國際病患服務中心」以來醫院致力全院建置雙語的友善環境,並落實國際化服務的策略,提供專科醫師諮詢評估、陪診門診及檢查服務、協助檢查流程、規劃多元的服務及資訊,讓外籍人士在不熟悉的環境下,能有較完善的醫療過程。
國際病患中心負責人詹醫誠高級專員表示,外籍人士到台灣,通常為工作或讀書求學,通常忙碌事業、學業而忽略身體的健康,因此,15週年慶活動活動為守護外籍人士健康.落實預防醫學,邀請了外籍人士到院健診,重視自已的健康狀況。
到院參與週年健診活動的外籍學生Abdiqani Muse Hassan來自索馬里蘭表示,雖然他的國家並不被台灣認可,仍決定留在台灣接受碩士教育,因身體不適到大里仁愛醫院就醫時,感受醫護人員友好且友善的態度外,仁愛醫院提供各種的就醫協助,讓人覺得就醫很放心;家鄉在南非的患者Fanie Herman先生,雖然剛接受了手術治療,但今日仍然出席支持這項活動,Fanie Herman先生表示,過去15年來一直接受大里仁愛醫院的醫療服務,大里仁愛醫院成功地照顧來自不同國家人士的醫療需求。
留言列表